SDXL - Lenticular Effect ( Kinda )

详情

模型描述

V1.0

透镜效果(并非真正的效果,仅基于这个概念)

这基本上就是将两张或更多图片叠加在一起,内容大多不同,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改变。完全向一侧倾斜会显示图片1,另一侧则显示图片2。如果你感兴趣,谷歌可能会解释得更好更深入。我甚至不知道这还有个专门的名字,对我而言它一直就是“全息图”。

这基本上就是当你陷入怀旧情绪,或突然想起某件事,然后试着用它做一个LoRA,看看它会生成什么——尽管你知道它不可能成功,因为有几个关键因素不对或缺失……在这个案例中,主要是用Photoshop准备的数据集在处理方式上缺乏一致性,以及缺少动态变化。

我本来没打算发布它,只是随意玩玩,因为它对我有点用,尤其是测试用途。

我原本的目标是中间部分,即两张图片相互融合,并且被覆上塑料或其他材质的效果。当然,如果没有动态,追求真正效果就毫无意义,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实现类似融合。这仅仅是从一张图平滑过渡到另一张图。但总有些东西会吸引我的注意。到目前为止,我在Civit上发布的每一张图,我大概都能解释为什么选它。大多数时候,我不太在意质量、是否流行或是否精致。奇怪的姿势或表情、氛围、光影、意外的构图、看起来蠢萌的东西,或者有时只是被某个主题抓住,想看看它能发展到什么地步——这些才是我主要的关注点。你花足够时间研究艺术、解剖、形态、姿态以及伴随它们的一切枯燥内容,就能知道什么东西不对劲或者别扭,而天啊,我的很多图片确实问题一大堆……AI必须把事情搞砸,才能引起我的兴趣。这不代表我不喜欢好看的画面,尤其是别人画的,但无论如何,艺术是最主观的东西,而这本身就带来了多样性。

好吧……

  • 我喜欢这个效果(深度感、有点细节、未完成、草图感、绘画般的笔触)

  • 在较高强度下,它会产生难以预测的混乱与随机性(除非提示词强行压住它),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加分项,但需要添加更多图片。不幸的是,挑选和准备数据集相当耗时,因为即使没有打标签的混乱图像也会被训练所捕捉,而我想避免/消除某种偏见。我认为质量与多样性也值得考虑,尽管经过Photoshop的魔法处理后很难判断。即使我尽量避免加入那些我常用于提示的内容,仍明显存在对某些图像的偏好:大多数图片是人物处于艺术化姿势或风景,也有一些生物和动物等。我一直试图将两个主题和风格不同的图像结合,但有些组合显然比其他更明显、更容易辨识,因此模型倾向于偏向这些图像。

  • 基础SDXL在高强度下极其讨厌这个东西。如果你想生成更“顺眼”的效果,一个训练良好或合并过的模型可能更合适。有些模型几乎完全抵消了这种效果,如果你想要恢复它,只需在提示词前加上 lentclr_effect 即可。

  • 我断断续续地测试各种模型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为了展示,我只用了基础XL(有时配合我的嵌入,以减少过多杂乱)。我也有点懒,重复使用了几个旧提示,主要是为了观察效果,也让其他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。训练过程中我发现,步数较少(500–1000)的版本实际上更接近两张图融合的效果,但这只对像基础XL这类模型有效;其他所有合并或训练过的模型在低步数下基本完全忽略这个LoRA,所以我最终还是用了3000步。之前我在画廊里已经发布过一些用旧版本和不同模型生成的图像。

  • 和往常一样,继续混搭LoRA和模型,直到我或别人找到那个传说中的圣杯——它 somewhere… buried… very deep… on mars… under a mountain.

长篇大论的解释完毕,但其实一点忙都没帮上。

此模型生成的图像

未找到图像。